课程编号
04
第四课:建筑设计的场地分析(Site Analysis)
本课深入探讨 场地分析(Site Analysis) 的方法及其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。场地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评估场地的可行性,确保设计合理,并减少施工和运营中的潜在问题。
一、为什么要进行场地分析?
在建筑设计的初期,场地分析帮助确定:
• 项目是否可行(Feasibility):场地是否适合建设?满足功能需求吗?
• 物理约束(Physical Constraints):哪些地块适合建筑,哪些地块应避免?
• 法律限制(Legal Constraints):是否存在法规、历史遗迹、生态保护要求等限制?
• 团队协作(Team Collaboration):确保建筑师、工程师、规划师对场地特征有统一认知,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。
二、场地分析的方法
场地分析主要通过 桌面研究(Desk-Based Research) 和 实地勘察(Walkover Survey) 两种方式进行。
1. 桌面研究(Desk-Based Research)
桌面研究是在办公室内利用现有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,获取场地的初步信息。主要来源包括:
(1)航空照片(Aerial Photographs)
• 通过 Google Earth、Bing Maps 等工具可查看场地:
• 建筑密度、周边道路
• 地形特征
• 光影分析(建筑物或树木的阴影)
(2)历史地图(Historic Maps)
• 研究场地过去的用途,如:
• 前工业用地是否有污染风险
• 是否有已拆除的历史建筑
• 是否曾用于农业、军事或采矿
示例:
在**英国格拉斯哥(Glasgow)**的一个项目中,历史地图显示该地块曾是漂白工厂(Bleach Factory),导致 土壤污染,最终需 移除并更换表层土,增加了施工成本。
(3)旧报纸(Old Newspapers)
• 可能提供场地曾经的新闻,如 事故记录、化学污染 等信息。
(4)采矿记录(Mining Records)
• 确保场地 地下稳定性,避免未来因地基下沉或塌陷造成风险。
• 例如 格拉斯哥和爱丁堡 部分地区,地下有大量旧矿井,可能影响建筑基础。
(5)Google Street View
• 查看场地现状,可以回溯不同年份的街景图像,观察:
• 建筑外观
• 道路状况
• 是否有变化(如新建或拆除的建筑)
2. 实地勘察(Walkover Survey)
即 现场踏勘,实地考察场地的真实情况,验证桌面研究的结果,并发现更多现场特征。
(1)地形分析(Topography)
• 观察场地是否有 陡坡、洼地、滑坡痕迹。
• 判断地势是否适合建筑建设,是否需要 特殊地基处理。
(2)现有建筑分析
• 观察场地内及周边建筑:
• 老建筑是否有裂缝或沉降(可能表明地基不稳)。
• 是否需要拆除建筑,清理残留建筑材料?
示例:
在 苏格兰 Greenock 的一处旧工业场地,发现大量 硬化地面 和 旧建筑基础,意味着可能需要 移除建筑废料,增加成本。
(3)生态因素(Ecology)
• 观察 动植物生态,如:
• 鸟类巢穴、蝙蝠洞、受保护植物。
• 若发现受法律保护的物种(如英国的某些蝙蝠、蝾螈),需进行 生态评估,甚至 迁移动物,这会增加成本。
(4)水文状况(Water & Drainage)
• 观察:
• 地面积水或湿地
• 土壤排水性(是否存在黏土层)
• 洪水风险
示例:
• 若发现 雨后仍然积水的区域,说明 排水能力较差,可能需要 额外的基础排水设计。
(5)基础设施(Services & Utilities)
• 识别 现有管线、供电、通讯设施:
• 地下管道、检查井
• 高压电线或天然气管道
• 旧工业轨道
•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 建筑布局,也可能 增加迁移或改造成本。
三、数据测量与分析
在确定场地可行性后,通常需要 专业测量 以获得精准数据。
1. 地形测绘(Topographic Survey)
• 使用 激光测量仪或无人机 进行 3D 扫描:
• 记录地形高度
• 标注重要特征(如树木、围栏、管道位置)
• 通常以 等高线地图(Contour Map) 形式呈现:
• 等高线间距小 → 说明坡度陡峭
• 等高线间距大 → 说明地势平缓
2. 地下检测(Subsurface Investigation)
• 可能包括:
• 土壤测试(Soil Testing) → 评估地基承载能力
• 环境污染检测 → 确保场地无有害物质
四、场地分析的主要结论
通过 场地分析,设计师可以:
1. 评估项目可行性:判断场地是否适合建设,是否符合法律规范。
2. 优化建筑选址:选择合适的建筑位置,避免受地形、水文等因素影响。
3. 降低施工风险:提前识别 土壤问题、地下管线、基础设施,减少未来施工隐患。
4. 控制成本:避免因 污染清理、基础加固、迁移基础设施 造成的额外成本。
5. 确保生态合规:识别 受保护动植物,避免违法或增加不必要的生态保护费用。
6. 提升建筑质量:利用最佳的朝向、通风和采光条件,提高建筑的 舒适性和能效。
五、总结
• 场地分析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,影响后续的 建筑形式、施工成本、法律合规性。
• 结合桌面研究和实地勘察,获取全面的场地信息。
• 使用精准测量技术(如 地形测绘、土壤测试),确保数据可靠。
• 通过场地分析,建筑师可以 做出更明智的设计决策,减少风险,提高项目成功率。
未来课程将深入探讨建筑法规(Building Regulations)及其如何影响设计和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