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编号
08
第八课:木结构建筑的历史(Timber Frame History)
本课探讨了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,介绍了从 传统木框架建筑 到 现代平台框架(Platform Frame) 的演变过程。木材因其 可再生、易加工、结构强度高,一直是建筑材料的重要选择。本课还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 木结构体系、连接方式及其演变。
一、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背景
木结构在全球不同气候区有不同的应用方式:
• 温带地区(Temperate Regions):
• 主要使用 阔叶硬木(如橡木) 作为结构材料,建造 框架式木结构(Post and Beam)。
• 亚寒带地区(Subarctic Regions):
• 主要使用 针叶软木(如冷杉),建造 原木建筑(Log Cabin)。
发展趋势:
1. 早期木结构 采用 大尺寸实木 进行搭建,构造简单但稳定性强。
2. 随着木材加工技术的发展,逐渐转向 轻型木框架(如气球框架和平台框架),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材料消耗。
二、早期木结构体系
1. 拱架结构(Cruck Frame)
• 特点:
• 采用 两根大尺寸弯曲木材 作为主要承重结构,形成 三角形屋架。
• 不需要复杂连接件,适合手工加工。
• 优势:
• 三角形结构本身 稳定性强,可有效抵抗侧向荷载。
• 适用于 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。
• 劣势:
• 受 木材尺寸限制,难以适应大跨度建筑。
• 需要专业木工 进行手工加工,建造速度较慢。
2. 半木结构(Half-Timbered Houses)
• 特点:
• 木框架外露,框架之间填充 砖、泥土或石灰砂浆。
• 主要用于 欧洲中世纪 建筑。
• 优势:
• 采用 标准化木构件,施工更灵活。
• 材料易得,可就地取材。
• 劣势:
• 抗风抗震性能较差,不适合高层建筑。
• 需要定期维护,防止木材腐烂或虫害。
三、木结构连接技术的发展
1. 早期连接方式
• 榫卯结构(Mortise and Tenon Joints):
• 采用 木制榫头与卯槽咬合,无需金属连接件。
• 优势:连接牢固,能适应木材的热胀冷缩。
• 劣势:施工复杂,需要熟练工匠。
• 木销连接(Timber Pegs):
• 通过 木销固定榫卯连接,增加结构稳定性。
2. 现代连接方式
• 铁钉与螺栓(Wire Nails & Bolts):
• 18世纪后期,随着 钢铁工业 发展,铁钉和螺栓逐渐替代传统木销连接,提高施工效率。
• 胶合板与钉板(Plywood & Nail Plates):
• 现代木框架建筑采用 胶合板作为剪力墙,提高抗侧向力能力。
四、木结构建筑的转型
1. 气球框架(Balloon Frame)
• 出现时间:19世纪初(美国)
• 特点:
• 采用 连续竖向木柱(Studs) 贯穿 建筑全高,上下楼层共用同一组竖柱。
• 通过 横向环梁(Ribbon Board) 连接墙体。
• 优势:
• 材料消耗少,降低成本。
• 施工速度快,适合大规模住宅建设。
• 劣势:
• 防火性能差:火灾时,火焰可沿竖向空腔迅速蔓延。
• 长木材供应受限,不适合高层建筑。
2. 平台框架(Platform Frame)——现代主流木结构
• 出现时间:20世纪初
• 特点:
• 每层楼 独立建造,采用 较短的木柱(Studs) 逐层搭建。
• 采用 层间防火隔断(Fire Stops),防止火灾蔓延。
• 优势:
• 施工更安全:逐层搭建,减少施工风险。
• 更好的防火性能:每层楼设有防火隔离层。
• 木材需求降低:适合批量化生产。
• 应用范围:
• 目前 90%以上的木结构住宅 采用 平台框架,广泛应用于北美、北欧等地区。
五、木结构建筑的现代应用
1. 传统木结构的现代复兴
尽管现代建筑多采用 混凝土、钢结构,但 传统木结构建筑 仍然被保留并应用于:
• 历史建筑修复
• 手工定制木屋
• 高端住宅和生态建筑
2. 现代工程木材
随着 木材加工技术的发展,木结构建筑也进入 现代工业化 时代:
• 胶合木(Glulam):
• 采用 多层木材胶合,强度更高,可用于 大跨度结构。
• 交叉层压木(CLT - Cross Laminated Timber):
• 可用于 多层木结构建筑,替代混凝土和钢材。
六、木结构的发展趋势
1. 可持续性:
• 木材是可再生资源,碳足迹远低于钢筋混凝土。
• 绿色建筑标准(LEED) 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。
2. 现代木结构高层建筑:
• 近年来,出现了 多层木结构建筑,如:
• 挪威 Mjøstårnet(85米高的木结构建筑)
• 加拿大 Brock Commons(18层木结构公寓)
3. 数字化施工:
• 采用 BIM(建筑信息建模) 技术,提高木结构建筑的 设计精度和施工效率。
七、总结
1. 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从“拱架框架”→“半木结构”→“气球框架”→“平台框架”的发展,提高了 施工效率和安全性。
2. 榫卯结构逐渐被铁钉、螺栓和胶合板取代,大幅提升了施工速度和材料利用率。
3. 现代木结构建筑采用“平台框架”,是目前最常见的木结构体系,应用广泛。
4. 未来木结构建筑将向高层化、工业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有望成为 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本课为 下一课(平台框架结构) 奠定基础,后续将详细介绍 平台框架建筑的结构特点、施工方式及优缺点。